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行业新闻 >> 中国稀土农牧业应用的现状
联系我们
更多
联系我们

包头市润田农化有限公司

 座机:0472-2522367

 联系人:赵总 

 手机:18104728367 

 邮箱:304811815@qq.com

 地址:钢铁大街恒隆公馆1-1702

 网址:www.btrtnh.com

详细内容

中国稀土农牧业应用的现状

时间:2017-12-25     作者:admin   阅读

 稀土生物应用,就是要发掘稀土特殊的化学特性,把它应用于人体,应用于其它动物,应用于植物。

  

  实验表明,施用稀土微肥对人畜和环境均无毒害作用。所以,稀土微肥的应用前景广阔。当前,由于微量元素对农作物具有神奇微妙的“激活效应”,能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,因而掀起了世界性的研究高潮。其概念也已进入现代“大农业”的范畴。

  

  稀土农用是我国独立开创的稀土应用领域。稀土农用研究在我国始于七十年代初。从八十年代中期大面积推广使用稀土至今,已有十几年时间,不仅在稀土农用技术,而且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中都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突破。并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。“八五”以来,稀土“微肥”同化肥、微量元素等相结合,开发生产了稀土——碳铵系列复混肥、稀土——尿素系列复混肥、稀土有机肥、稀土微肥、稀土饲料酵母以适应大田作物、菜果、畜牧、养殖的需要,更加拓宽了稀土在农业上的应用。

  

  我国稀土农用受到国家10个部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,先后取得科研成果120多项,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0多项,发表相关论文800余篇,专利技术90项,参加的科技人员800人,28个省、市自治区建立了推广网络。目前稀土农用产品已有60余种,生产企业180家,总生产能力已达500万吨,累计推广面积3亿亩。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基础地位的加强,农民对包括稀土微肥在内的新型肥料需求迫切。这些新型肥料的应用,不仅能大幅度增中农作物产量,提高质量,还可以减少污染,改良土壤,改变因施化肥产生的“瓜不香、果不甜、菜没味”的现状,将深受农民欢迎。

  

  美国著名稀土科学家曾经预言:“中国稀土农用取得的成功,将成为本世纪稀土产业发展的里程碑。”

  

  目前经过鉴定、可大面积推广使用的粮食作物如小麦、水稻、玉米、谷子等7种;经济作物如茶叶、油菜、大豆、棉花、甘蔗、烟草、橡胶等共12种;蔬菜水果如大白菜、黄瓜、苹果、荔枝、柑桔等18种;花卉药材如水仙、胡椒、人参等共8种,总计约50种。稀土在林业上应用的树种近20种,在牧草上应用的品种如苜蓿、老麦芒等共10种。稀土饲料在养殖业的应用如猪、羊、鸡、兔、鱼、虾等约10类。

  

  1986年至1998年,我国国内四千万亩农田施用稀土,增产粮油4亿公斤,创经济效益3亿多元。目前,农业已成为我国稀土继冶金、石化之后的第三大消费市场,稀土在农牧业和养殖业中的应用展示出十分诱人的发展前景。稀土在农业、牧草、牲畜家禽和渔类养殖中的应用水平,我国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。

  

  根据全国稀土农用中心和全国稀土农用协作网统计的数据,到1999年底的10余年间,我国共推广稀土农林5.2亿亩,消费稀土氧化物约2万吨,增产粮、棉、豆、油、肉等达180亿公斤。

  

  自1972年以来,我国稀土农用事业的发展已有30余载,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,在全球范围内居于领先水平,累计为国家创造了150亿元以上的经济效益,成为我国稀土行业自主知识产权最为突出的领域。1986年,稀土农用综合研究成果通过了由国家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后,当年推广面积达到800万亩,并于以后几年成倍增长,到1992年突破5200万亩。然而自此以后的数年来,我国稀土农用面积停滞不前,每年徘徊在5000万亩左右。

  

  我国现有近20亿亩耕地,20亿亩天然和人工林,38亿亩天然和人造牧场,1000万亩鱼塘和近海养殖面积,稀土应用的领域广阔。然而与稀土农用的神奇功效相比,其推广速度步履蹒跚,不及可推广领域的1%。

  

  技术推广面积上不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,一是由于稀土农用的机理比较复杂,学术界对稀土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形成争议,对我国稀土农用事业的持续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冲击,企业与研究单位之间原有的密切联系受到极大影响,新技术、新产品开发的积极性严重挫伤。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宣传和推广的手段滞后,科研单位忙于应付自身的生计、缺乏对全局的统筹,把推广经费寄托在上级部门的行政拨款或优惠贷款上,没有按照产业化要求和市场经济规律,以技术吸引资金进行宣传和推广。以至于高新技术产品形不成产业化、集约化生产能力,宣传和推广经费短缺。

  

  因此,抓住目前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,加强研究,尤为重要和必要。因此,我们应根据稀土微肥的功能特性,作为一项改革措施,将其当作常规肥料之一,配合氮肥、磷肥施用,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理论及经济效益。同时,为了充分体现微量元素的作用和价值,以适应我国“大农业”发展的需要,要充分利用微量元素的研究成果,实现农业工程的最大增产、品质提高和土壤改良等全面目标,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。


客服中心
联系方式
0472-2522367
18104728367
- 客服
扫码关注,了解更多
seo seo